“我来我来!”

  北大的中文教授曹文轩兴致勃勃挤到最里面:“我干过播音主持,普通话最好,都别和我抢!”

  于是大家都同意让他来。

  然后,便是一群作家学者听一个教授念中学生作文的神奇景象。

  当他念到“文明侵染”那一段的时候,房间里的细小杂音全部消失了。

  等他念到“被咬过的孩子们发育得奇形怪状”时,有些人下意识的换了个姿势,仿佛有哪里忽然产生了别扭。

  待到那句“决定我们这些没有被精心照顾的野孩子最终成为‘什么玩意’的根本原因”,所有人都拧起了眉头,表情严肃而又沉重。

  都是一群极其擅长从文字中挖掘信息的人,谁会想不到这背后的深意呢?

  “野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对立式的符号化概括,再配上“什么玩意”四个字,不止刺耳,甚至锥心。

  这篇文章截止到现在,乍一看平实,其实冷厉得如同一把手术刀,剖开了一种最为常见却又常常被视而不见的现实。

  一种沉重的氛围,渐渐“侵染”了整个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