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在蒙生蒙馆上学时,张起峻没怎么感觉到脊背处蛇灵的嘶嘶声,也不知道是他默诵菩萨心经的缘故,还是团馆里阳气重的缘故。
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中午张起峻回到家,把剩余的二斤小米、四斤玉米面、五斤高粱面和锅碗瓢盆被褥、锄头铁锹等农具拿到了李青山家。
米面是送给李家的,其他东西是暂时存放在李家,顺便托请李家稍微照看着些他家房子,有门窗弄烂时让李铁柱到团馆给他说一声。
李青山和大儿子李金柱去田里去了,李铁柱还在教堂里跟着那些小教徒们厮混。
听说洋教堂里的神甫最近请入教的塾师偶尔也给这些小教徒们教点儿汉字算学什么的,有时也管饭,所以倒也不是白混,何况李家很多时候也多靠教堂庇护。
这洋教堂能在这镇子里立住脚,拉拢本地人也是有一手的。
李家只有赵氏、儿媳贺巧珍和五岁的李囡囡在,连六十多岁的李青山老爹也去给洋教堂的后花园除草去了。
一大家子人都不得闲,张起峻去时,赵氏和贺巧珍正在做一些缝缝补补的活儿,既有给自家做的,也有揽镇上人家的活儿给做的。
连李囡囡都帮忙在水盆里洗着衣服,一双小手洗得泛白,见张起峻提着抱着一堆东西过来,好奇地睁大眼睛看着他。
“起峻,你这是要干啥?”赵氏奇怪地问张起峻道。
张起峻撒谎说他晚上在镇上找到了一个看门的活儿,就不回来住了。
“婶子,这些米面我也没地方放了,你们留着吃吧,这些农具你们用得着时就先用着,这些被褥先在你们家放着……”
“咦~,我们哪能吃你的,就先给你存着……”
……
一番推让总算安排停当,张起峻回家锁上门,背着书包又去镇上去了。
下午张起峻犹豫着想跟团馆张个口借个房间住,想想还是算了。
他在团馆里也呆不了多长时间了,这时候跟人家张这个口就显得没皮没脸了。
所以晚上他还是肉疼地花钱找个旅馆住了。
按照刘金换的说法,暂时来说,即便他打听到一个出租房也住不成,那个背后施法的神甫后面又会慢慢锁定他的住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