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大赞一句,命夏完淳立即写诏书,册封杨展的老母亲为二品诰命夫人,俸禄由监国行在直接按月发放,必不令老夫人的生活有所短缺。

  杨氏父子大喜过望,连连磕头谢恩,比自己升官还高兴。

  又过了两日,叙州、泸州一带的汰裁士兵也抵达富顺,使得盐场一带的总人数达到了两万五六千之多。

  其中一万是精兵,一万是汰兵,两千人是留守的盐工。

  另外的三四千,是威远、荣县等邻近县,跑来挖战壕、修堡垒、赚工钱的百姓。

  如此庞大的人数,使得粮草供给的压力剧增。

  朱慈烺拿出盐商交付的五万两定金,交给东宫军后勤司采买粮食。

  在沱江-釜溪河的航道上,上行的运粮船、下行的运盐船川流不息,一派繁忙的景象。

  干活的百姓都在心里感慨,比富顺盐场最鼎盛时,还要生机勃勃了。

  朱慈烺受到杨展父子的连续启发,也想起了后世的一些经验,觉得全民皆兵大有可为。于是忙活一夜,紧急调整了富顺场的生产方案。

  这日,他召集军中的高级武将、二十个盐场老师傅及汰兵的代表,以及能找到的十几个附近缙绅,一起到郭家坳的县丞衙门议事。

  盐场老师傅和汰兵代表们,都是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小人物。他们看到太子的座次,以及那么多总兵、副将在场,惶恐得不得了。

  即使椅子上专门贴了名字,他们也不敢坐下,均站立在侧,不敢到处观望。

  王祥从叙州专门赶来参会,看到一屋子的“乞丐”,不禁眉头紧皱,暗呼晦气。如果不是孙二弟提前说过,这是太子请来的客人,王祥早就赶他们出去了。

  临近巳时,连打哈欠一脸疲惫,黑眼圈极重的朱慈烺,终于从后堂走出。

  一上来便向众人道:“诸位久等了,算了一晚上,才总算盘清了账目,真是不容易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