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八年,七月二十五,黄昏。

  保宁府,南部县。

  “五魁首啊!六个六……”

  “哥俩好,一支枪……”

  南部县以西约二十里,一个叫柳边驿的驿站内,三十余名“好汉”就着米酒,吆五吆六地划着。

  所谓“吆五吆六”,是指一种猜拳方式,多用于饮酒助兴。

  这种拳法很古老,规矩是双方同时吆喝一句话,同时用攥起的拳头,伸出一到五个手指。

  比如对方喊出“五魁首”,而划拳双方伸出的手指相加,恰好等于“五”,那自己就输了,得喝一口酒表示认输。

  倘若划拳双方都猜对了,或者都没猜对,则继续往下划。

  直到有一方,且只有一方猜对为止。

  在兵荒马乱的四川,很多百姓食不果腹,只能靠采野果、剥树皮过活。

  这些人非但好酒好肉,甚至划起“谁输谁喝”的拳法,真是令人十分羡慕。

  喝得如此奢侈,只因他们的地盘里,出现了不少过路人……

  几个月前,赵司铉、邹简臣叛西复明,聚十万乡民“杀摇黄、擒伪官“,声势十分浩大。

  顺庆府2州8县,一夜之间全部挂起了红旗,到处都是剿匪的声音。

  争天王袁韬大惧,连夜带着部下逃入保宁府,寻求西营正规军的庇护。

  盘踞柳边驿的几十名好汉,正是袁韬麾下的一小股,头目叫卢恺,号称狗鼻子。

  据说只要他想找一个人,无论你藏得多么隐密,他都能给你找出来。

  最近两个月,邹简臣在顺庆发种子,分田地,发动百姓恢复耕种,搞得好生兴旺。

  保宁府的百姓听到消息后,纷纷离开大西治下,前往顺庆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