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是流向关中平原的重要河流,蓝田至灞桥段,西岸是连绵几十里的丘陵,还有贫瘠的白鹿原,不适合大军行走。
商洛道所在的灞河东岸,是一条三四里,或者四五里宽的河谷,正适合万人以下的中小战役。
孙思克统领三千余前锋,按理说,怎么也能坚持个把时辰。
他没想到对面一上来就是拼命打法,更没想到,对面全是百战老兵,战斗力之强,甚至超过了汉军旗。
一片混战中,孙思克的手下落入了下风,防线很快被打开一道缺口。
白旺的帅旗率先穿过缺口,向前继续进发,数千湖广顺兵亦不顾两翼清兵还未肃清,跟着一起往前冲。
疾行数里之后,他们遇到了耿仲明统领的天佑军。
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毛文龙,驻守皮岛的东江镇哗变。
孙元化接收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东江诸将,给他们打造各类火炮和火铳,并让葡萄牙教官传授他们西式战法。
登州之乱后,孔有德、耿仲明浮海回辽东,向皇太极投降。皇太极非常高兴,给予这支军队独立的地位,赐名“天佑军”。
天佑军拥有几十门红衣大炮,以及大量制造精良的火铳,士兵训练有素,擅长三段射击,曾在山海关、庆都、潼关等地对顺军造成严重的杀伤。
这次急行追击,那些沉重的红衣大炮被留在潼关,天佑军士兵随身携带的兵器,除了刀盾便只有火铳。
当孙思克遭到冲击时,耿仲明就命令属下收拢一些,以更加紧密的队列往前赶。
收到多铎的命令后,又马上改变命令,让全军以刀盾手为前排,火铳手为后排,原地横向展开。
然而,白旺早在发起总攻之前,便从瞭望哨的旗语里得知,清军的第二队是以火器著称的天佑军。
他深知这样一支火器部队,一旦完全展开,且准备完毕,防御力将强得惊人。
所以,他顾不得身边的手下刚跑了数里路,仅休整了半刻钟,便命令所有部下发起冲锋。
“他们……他们真是疯了呀!”
耿仲明举着一面西洋单筒望远镜,嘴里的喃喃自语,带着一丝颤抖。
因为前方数里外的孙思克部,已被顺军彻底分割成两块,一块被挤向了灞河的河堤,一块被挤向骊山脚下的台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