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最后一句话念出的瞬间,方亭治猛然睁开双眼,看向姜云,双眼露出惊喜之色,连连点头:“好,很好,如此心境志向,继续精研儒道,成就无量。”

  姜云却没在意这个,他看着方亭治已经点了不知多少下,恭敬的问道:“大儒先生,您看这彩头五百两……”

  “赏彩头。”方亭治哈哈一笑,摸了摸自己苍白胡须。

  很快,那位四十岁的儒师便拿着一个用红色口袋,装着的银子,足足五百两,走上台来,交到了姜云的手中。

  姜云拿着沉甸甸的银子,心中顿时一喜,问道:“还有彩头吗?”

  “啊?”

  儒师被这一句话给问得有些懵,随后解释道:“尘明诗会,一般来说头彩,就只有一份……”

  “当然,若是后面有人作出不俗的诗词,特殊情况下,也会额外赏赐奖励。”

  “不用后面有人了,在下还有诗。”姜云双眼一亮,这薅羊毛也太爽了。

  “啊这。”儒师闻言,下意识的看向方亭治。

  按照往常,每位学子就只有一次在大儒面前念诗的机会。

  毕竟大儒时间有限,在场学子众多,都想在大儒面前一展身手。

  方亭治却是摸了摸胡须,微微点头,说道:“姜云对吧?还想要头彩,你得保证这诗,可不能比横渠四句差。”

  “方大儒放心。”姜云点头起来。

  场下众多学子,此刻都还在回味横渠四句的意境,听到上方的姜云表示,还有比这更猛的。

  纷纷惊诧的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