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往城墙下瞅了瞅,只见崔乾祐的大军已经撤了,留下一地狼藉。

  这时,李璘猛然间望见高适的身影,他浑身被鲜血浸透,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般不断滑落,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倚靠在斑驳的城墙上歇息。

  此时,正是正午时分,烈日当空,炽热的阳光倾洒在高适疲惫不堪的身躯上,盔甲上斑驳猩红的血迹与金色的光辉交织在一起,像一尊英勇无畏的金甲战神。

  “高都将文武双全,我佩服至极。”李璘走上前,朝着高适恭敬地拜了一拜。

  高适冷眼看着李璘,有气无力道:“水。”

  李璘听到后,立刻取来水递给高适,高适一饮而尽后,才找个地坐下歇息。

  王思礼则组织人手打扫战场去了。

  哥舒翰也走了过来,轻声说道:“做的不错,若崔乾祐再来攻城,以你之见,这些军士还能迎战几次?”

  “难说,今日投入的都是一万精兵,那些逃回来的残兵我没敢用。”高适答道。

  “最多五次。”哥舒翰给出了答案,“今日只是试探性,崔乾祐经今日一战,就摸清了我们守城的实力,后面必有应对之策。”

  “他若不惜代价死攻,最多五六次就能攻下来。”哥舒翰补充道。

  “我认为他不会那样做的。”李璘插嘴说道。

  “奧?”哥舒翰和高适同时看向李璘,他们没想到不知兵的李璘居然会说出这话。

  “咳咳。”李璘清了清嗓子,“我有读过兵书,今天看了高都将守城的过程,也看了军中的一些军报。我发现崔乾祐的精兵以精锐骑兵居多,善于打长途奔袭,不善攻城。”

  “他还需要留着足量精锐好在潼关破了后,一鼓作气拿下长安。”

  “我认为他今日试探了我们的实力后,不会再选择强攻,攻城的损耗太大,对贼军来说不划算。”

  “他会考虑采用其他办法,最大限度减少精兵的损耗。而最坚固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李璘意味深长说道。

  “如果一直没有良机,他耗不下去的话,最终还是会选择强攻。”

  事实上,李璘来到潼关后,怎可能真就作壁上观,然后等死。

  虽然他没打过仗,但不妨碍可以纸上谈兵,自小看了那么多战争大片,理论知识还是很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