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赳赳,气昂昂……”

  傍晚下班后,黄枚哼着小曲,拎着一只鸡走进南锣鼓巷四合院。

  一进院子,前院没人,中院里正在嚷嚷。

  黄枚顿时笑了:看来今天这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寒冬腊月的四九城,又是在傍晚时候,一阵阵寒气侵袭,四合院各家各户的大人基本都到了,小孩们也有不少。

  黄枚提着鸡到中院的时候,正看见满院子人有站着的也有坐着的。

  站着的不少都把脖子缩在棉袄里面,双手抄在棉袄袖子里面,时不时跺跺脚来对抗冬日的寒气。坐着的,有的是小板凳,有的是条凳,大多也都抄着手缩成一团。

  正中间坐着三个人,浓眉大眼,一脸正气的一大爷易中海;端着茶缸子慢慢喝水,努力摆出干部派头,大胖肚子的二大爷刘海中;瘦瘦巴巴,眼镜坏了一条腿,用医疗胶带缠起来将就用的三大爷阎埠贵。

  这三位就是四合院的三位“大爷”。

  为了防止敌人搞破坏,政策宣讲推广方便,也为了便于管理、排查外人,四九城的每个居住地点都设置了协助街道办的人员,这协管人员本身也算是德高望重,因此被称为“大爷”。

  今天三位大爷郑重其事召集全院人到中院,显然是有事要说。

  在三位大爷前面,站着三个人正在等着评理。

  一对夫妻跟一个满脸老相的男人。

  那对夫妻打扮体面,穿着干净,看着大约二十七八岁,是许大茂、娄晓娥夫妻俩;他们对面那個满脸老相,看上去将近四十岁的,实际上是二十九岁的何雨柱,人称“傻柱”。

  三位大爷,许大茂、娄晓娥、傻柱,黄枚都认识且熟悉。

  不光是因为他们是一个四合院的邻居,也不光是因为黄枚穿越过来这几天迅速熟悉了周围环境,还因为黄枚了解过这个颇为奇葩的故事——情满四合院。

  包括现在人群前排坐着的聋老太太,人群里面坐着的秦淮茹,贾张氏,秦淮茹的三个孩子,都是故事里面的出场人物。

  黄枚他们一家六口现如今也住在四合院里面。

  很遗憾地丢了穿越者孤儿院的脸,黄枚不仅父母双全,还有俩哥哥,一个妹妹,一家六口,竟没有一个被克死的。

  黄枚自己是轧钢厂的保卫科临时工,每月工资才十六块五毛八分钱,工资比学徒工还要少两块,福利没有,编制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