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新任汉阳郡太守傅燮来到了汉阳郡,与贾诩开始交割政务。
傅燮之前在平定黄巾之时是皇甫嵩的部下,屡立战功,但是由于身体原因,在平定兖州黄巾之后就离开军队养病。
之后评定战功之时由于赵忠陷害,傅燮本来能够封侯的战功最终只定了一个安定都尉,加上傅燮的身体不好,随后被征召入朝成为议郎。
议郎本身只是一个六百石,但是这个职位却不能以六百石视之,因为议郎就是大汉的高级官员储备池,只是由于朝廷暂时没有合适的职位来安置,所以就先让一个官员担任议郎,可以参加朝会提供建议。
等空出来高级官职后,议郎上可以成为九卿,下可以外放一州成为刺史,没有任何人会对这些任命有意见。
而今年三月份,刘宏下令评定讨伐黄巾的有功之臣,傅燮这个皇甫嵩手下首功之臣自然不可能错过,不过这一次负责评定有功之臣的人还是赵忠。
赵忠表示傅燮只要稍微低个头,那以傅燮的功绩封个侯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傅燮严词拒绝,直接表示:“一个人得志与不得志,这是命运决定的;有功不论赏,这是时代造成的,我傅燮难道会无功而求私人的赏赐吗?”
这完全是在打赵忠的脸,顺带把刘宏往火上烤。
刘宏很气,他下令评定有功之臣本就是查漏补缺,滥竽充数之人和有功无赏之人都得评定出来,傅燮这句话无疑就是在骂他有功不赏是为昏君。
刘宏很气,赵忠也很生气但不敢对傅燮做些什么,朝中权贵也都嗅到了刘宏的反应,对傅燮很是忌惮。
恰巧这个时候刘辩上疏说三郡平定,现在需要委任太守,傅燮于是被派到了汉阳郡成为汉阳太守,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实在是傅燮那句话打击面太广了!
而傅燮的这个委任其实是违反三互法的,傅燮本就是凉州人,按照三互法根本不能在凉州担任地方长官。
但是凉州的情况摆在那里,而且三互法的主要执行目标是内地州郡,是限制内地州郡的世家大族,凉州能保持安稳就已经是刘宏的最大期盼,至于三互法那就是可有可无。
傅燮于是就带着朝廷的诏书来到了汉阳郡,开始与贾诩交接政务。
“傅太守。”贾诩率先行礼。
“贾家令。”傅燮回礼。
“殿下已经来信,这是汉阳郡守之印,还请傅太守收好。”贾诩也没有贪恋太守之权,他现在就想快一点将所有的政务跟傅燮交接明白,然后带着太子府属吏前往狄道。
“这段时间有劳贾家令了。”傅燮内心有些惊叹。
这个贾诩是真的受太子重视,这才一年时间,就从白身直接到了掌握太守之印的程度,虽然贾诩并没有被委任为太守,但是太守之印在人家手里握着,加上太子让贾诩暂管汉阳的诏令,贾诩就是实际上的汉阳太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