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虽然已经结束,但是父皇对那些人的态度舅舅你也清楚,与那些人走的太近终究还是会让父皇不高兴。”刘辩的态度也缓和下来,开始劝告起何进。

  不光是太子不喜欢见到这样的场景,天子也不喜欢这些人跟何进接触过多,当初窦武的事情历历在目,刘宏定然是不希望再看到另外一个窦武出现。

  何进过去身为外戚,也是谨小慎微的行事,毕竟何皇后也才当上皇后没几天,他也只是一个河南尹,何家这个外戚集团也没有多大的能量。

  但是如今何进成了大将军,就开始了对朝政的指手画脚,甚至会去做一些刘宏不喜欢看到的事情,只能说何进在权力面前没有把持住自己。

  刘辩也不希望跟何进的关系闹得太僵,所以劝说一下何进,让其能够好好当一个外戚,不要搞那些有的没的。

  “殿下以为被党锢之人如何?”何进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们也是被宦官栽赃陷害,宦官误导了陛下的想法,才会让这些品行高洁、才学出众之人隐匿于乡野之间。如今陛下已经解除了党锢命令,如果让这些大才继续遗留在乡野之间,岂不是让天下人大失所望?”何进反过来劝说起了刘辩跟他站在一条战线上。

  “这些人也对殿下十分仰慕,若是殿下与这些人接触一下,他们自然会更加仰慕殿下。殿下礼贤下士的贤名自然会传播在天地之间,届时就会有无数大才出仕为殿下排忧解难,岂不美哉?”何进开始给刘辩画饼,描绘了一些极为美好的未来,而这只需要刘辩跟别人见几面。

  刘辩有些愣住,这何进是真的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了呀!

  大将军的权位就这么给人自信?

  在太子表示不喜欢,天子也表示不喜欢的情况下,何进这个大将军依旧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只能说大将军的权力和思想都有点超乎预料。

  他怎么想的呀?

  何进想把何家从外戚家族转型成为经学世家,刘辩也表示理解,但是何进能不能先看一看自家的条件!

  名士的确得靠吹,但是那些经学世家是实打实的实力,弘农杨氏人家的祖先从太祖高皇帝开始就是列侯,保持了几百年的权贵,直到杨震这位“关西孔子”的出现才让杨家转型为经学世家;汝南袁氏没有杨氏那么显贵,但是人家是从陈郡袁氏分出来的家族,陈郡袁氏那是春秋战国时期延续下来的大家族。

  想要转型经学世家,那得有读书种子,可是何氏之中有读书种子吗?何咸何溧有谁是读书的料?

  一没有家传的经义,二没有读书种子,何家光靠吹就能转型成功?

  刘辩恨不得敲开何进的脑子,看看这个脑子里是不是全是水。

  “大将军的意思孤也清楚了,看来是宦官阻止了大将军进步啊。”刘辩没有说服何进的想法,刘辩想进步,想把大汉延续下去,人家何进也想进步,想把何家的富贵延续下去。

  都想进步,难道还能挡住人家进步的想法吗?

  “殿下,宦官误国啊。”何进苦口婆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