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草原,恐怖的沼泽,随处可见的盗匪,这就是北高加索地区的现状。
自从这里的阿斯特拉罕汗国灭亡后,这里就成为俄国土地。不过到彼得大帝前没有较大的开发,目前来看也是如此,因为还有一些异教徒没有臣服。
“长老,我们真的要这么做吗?这是我们最后的东西了。”
村庄里,一个长者拿着火把站在房屋前,周围的人都感觉有些心疼,这是他们生活几十年的地方,如今放弃自然舍不得。
“既然我们要离开这里,那这些东西都不要给异教徒留下。”
长者用火把点燃了房屋,带着剩下的村民离开了这片生活几十年的土地。
切尔克斯人的封锁区内,这样的情况都在各地上演,居民烧毁房屋、杀掉一切不能带的牲畜,随后向着南方出发。
大部分切尔克斯人的长老意识到这是他们摆脱俄国的最后机会,因此对于伊朗伸出的援手自然要牢牢抓住。
他们通过伊朗获得了能够装备4000人的火枪和10门火炮,这些都是在俄军的眼皮子底下完成,为了运送这些东西,他们挖起了地道,虽然有些费力,但总算安全运送。
俄军的封锁线在战争爆发后松了不少,一些精锐被调到克里米亚,这是他们突破封锁的最好时机。同时为了统一指挥,他们组建了大议会,选出7人成立军事委员会,专门负责对外作战。
穆罕默德.哈桑.赛义德.苏兹达尔是这个委员会的主席,他的身上可是承载了上百万切尔克斯人的希望,因此一定要成功。
“开炮!一定要突破包围,自由就在眼前!”
在命令下达后,火炮纷纷揭开了伪装,向俄军堡垒发起了反击的炮火。随后上万名切尔克斯人向堡垒发动冲锋,凭借不怕死的精神,终于在开火的第四天突破了封锁线,带着剩下的民众向南转移。
不仅是切尔克斯人,车臣人也发动了起义,他们破坏俄军的交通、杀死掉队的士兵。尽最大力量在北高加索进行袭扰。
——————————
清晨,红彤彤的太阳出现在半空中,将光和热泼洒在大地上。光芒照射在一门门火炮的时候,拉出了斜长的影子。炮兵们正忙碌的进行战前的准备,这些火炮会让俄军尝尝伊朗的厉害。
此时已经进入了七月,伊朗目前的进展一切顺利。不过俄军在久姆里方向不断增兵,伊朗一直没有突破这里的防线,为此,萨拉米将军决定集结六个军团十万人到前线,发动一场大型歼灭战。
俄军在久姆里也不断增兵,沃龙佐夫将一切可以调动的军队前往久姆里。到了现在,这里的俄军也有了八万人。
南高加索已经很久没有这种规模的作战了,周围的民众要么逃跑,要么被两国军队征调为民夫,为他们运送物资。
在前线,每天都有小规模的战斗,不是抓个舌头就是打劫物资,不过最近几天感觉到大战要来,所以基本不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