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阿,这就是勃兰登堡门,由我国最伟大的国王腓特烈大帝建造,来纪念对奥地利的胜利。”

  冯.克鲁格伯爵引领纳赛尔丁在柏林城观光,这里的景色和维也纳比有些逊色。但这里也是发展最快的地方,各种思想在议会中碰撞,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但这表面之下仍是老牌贵族占主导位置,知识分子和资本家都是辅佐他们维护统治的工具。

  “你们对腓特烈国王肯定会以现在的普鲁士自豪。”纳赛尔丁说道。

  在伯爵的带领下,纳赛尔丁一行人继续参观着柏林其他景点。

  在柏林的皇宫里,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他的弟弟威廉亲王、普鲁士首相兼外相奥托.冯.曼陀菲尔、战争部长弗里德里希等重要成员参加会议。

  伊朗和普鲁士之间的关系全是在欧洲中最好的,不仅有留学生,还有大量的贸易。除了这个,他们在维也纳的间谍传回消息,说伊朗沙阿和奥地利皇帝聊的很愉快,这让不少人感觉到了危机。

  他们认为,如果伊朗在未来的普鲁士和奥地利战争中站队,不论哪一边都会对另一方产生不利的后果。

  “关于伊朗,我们应该怎么做?”

  国王率先说话,作为首相的曼陀菲尔提出自己的想法。

  “陛下,我们应该和伊朗打好关系。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终会有一场战争,我们必须保证其他国家中立才行,任何一个国家的加入都有可能打破这脆弱的平衡。”

  威廉亲王拍了一下桌子,怒骂首相。“你认为奥地利会击败我们的军队吗,不,我们不仅会打败奥地利,还会占领布拉格,打下维也纳,整个德意志地区都会在普鲁士王国的带领下统一。”

  威廉亲王是青睐大德意志方案的,但不同的是,他倾向由普鲁士完成统一。哈布斯堡统治德意志几百年的历史应该改改了,必须由一个新兴的,更加有活力的,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的家族来领导,很显然,霍亨索伦家族就是这样的。

  “亲王殿下,我们必须保证其他国家的中立,英国、法国、俄国甚至是伊朗都是如此。我们不能让任何意外发生。”

  “难道普鲁士就没有任何盟友吗,我们可以用奥地利的利益拉拢其他国家,普鲁士的军队一往无前,不然怎么连伊朗都派人留学呢。”

  正是因为普鲁士强大,所以其他国家才会想办法让这里继续碎片化。而且哈布斯堡家族也辉煌了几百年,其他王室都会看着他们祖上的份上多少答应下来。

  而普鲁士有什么呢,除了一支能打的军队,还有顽固的贵族、软弱的知识分子,这些都制约着普鲁士统一的障碍。

  但奥地利要想统一也是困难重重,因为他们也有一份大奥地利方案。这個方案囊括奥地利和普鲁士境内的所有其他民族,成为一个在中欧的巨型国家。这个方案获得的支持最少,仅有一些极度保守的德国民族主义者会支持,因为它可以继续让哈布斯堡皇室统治,甚至其面积比原本的神圣罗马帝国更大。不过激进派、青年派及务实派大都反对,他们认为奥地利的“非德国人”的数量太过庞大,并且难以同化,和最初想建立单一民族国家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而且就算方案成功了也会重复神罗时代的混乱。

  “我们和伊朗之间的合作可以作为筹码,我国去伊朗参加展览会的企业也获得了不少生意,可以趁着这次伊朗地位提升的时机加大合作,说不定能从沙阿口中知道点什么。”

  在座各位唯一重视的也就是伊朗的外交和军事合作,经贸方面都不太重视,所以两国商贸条约很快就谈妥了,基本上和奥地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