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朗民众对奥地利和墨西哥的友好态度。他们希望通过与这些国家的合作,增强伊朗的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

  ——————————

  利物浦的棉花价格正在不断攀升,但也是平稳的上升。但这几天情况不同,棉花价格突然蹿升到1.5美元,第二天涨到2.1美元,甚至还在继续攀升。交易所的空气中弥漫着紧张和不安,所有人都意识到,这场价格风暴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政治和经济博弈。

  突如其来的价格上升对纺织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打击,其原因竟然是南方邦联主动停止了棉花出口。

  这一决定立即引发了全球棉花市场的震荡。南方邦联的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向欧洲国家施压,迫使他们承认南方的独立地位。北方的海上封锁已经持续了数月,切断了南方的棉花出口。南方邦联的主动停止,使得欧洲的纺织厂陷入了原料短缺的危机。

  棉花价格的暴涨引发了全球投机热潮。伦敦和巴黎的金融市场充斥着棉花期货的交易,价格从最初的60美分一路飙升至2.2美元,甚至更高。同时这导致了纺织品的价格飙升,进而引发了通货膨胀。欧洲的民众开始感受到生活成本的上升,社会不满情绪逐渐蔓延。

  伊朗趁机抛出一部分棉花,1200万里亚尔转手就获得了超过2.5亿的资金。翻了20多倍。这虽然缓解了部分棉花短缺的压力,但也引发了价格的剧烈波动。伦敦和巴黎的金融市场对伊朗的举动反应强烈,棉花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了大幅波动。

  所有人都没有了解这背后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获利的行为,以为是投机者准备抛出获利。他们只担心棉花价格可能会迅速下跌,导致市场崩盘。

  不过交易所的价格证明他们多虑了,价格还在上升。一个月时间里上升到一磅2.66美元。这段时间一直有价值百万英镑以上的棉花抛出,不知道是谁有这么雄厚的财力,不是罗斯柴尔德这样的银行家,就是哪些大贵族。

  源源不断的资金通过维也纳的银行进入纳赛尔丁的金库,前所未有的数额让所有人感到震惊,这就是厉害,比种地和工厂赚钱多了。这要是以后再有战争,不得是重要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