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尔和阿卜杜拉在路上还讨论着,沙阿是不是准备要效仿英法遍地殖民地。这对伊朗来说可不是好事,伊朗可不是英国,没有强大的海军;也不是法国,没有厉害的金融和财政。只能在距离本土不算远的地方搞搞,距离太长会出问题。还是专注于印度洋附近才行。
“话说回来,我们在非洲的投资是不是太少了?”阿卜杜拉询问。
“已经很多了,一年私人投资加上政府投资就有300万。伊朗不是英法,没有那么多的钱。”
伊朗在非洲的投资也带动了殖民扩张,以纳赛尔丁湖为边界,整个东面已经被伊朗占领,大量的土地开辟成种植园和城市。同时和周围部落进行贸易。
伊朗的农民和阿拉伯游牧民在当地也创造出许多价值,并且开始生产茶叶,来自东非的茶叶出口迅速增长,以至于英国下令不许进口来自伊朗的产业,为锡兰的红茶进行保护。
除了茶叶,粮食、糖、咖啡也是东非重要的农产品。在1858年后开始大规模种植棉花,成功在去年年为政府提供了400万的收入。同时对于非洲中部地区,当地实在是太热了,雨水和蚊子也多,只能采取附庸形式,但还是得派兵。
“还是要扩,我们在东非的定居移民只有不到三万人。这些人是远远不够的。”
阿米尔同意这个,但扩张速度太快容易引起其他国家的注视。所以得拉上一个欧洲国家才行。
一开始伊朗准备和奥地利合作,但奥地利的情况比伊朗还差,因此转向和普鲁士讨论殖民事情。
普鲁士在16世纪有过美洲殖民,但后来都放弃了。如今随着经济发展,普鲁士国内的富裕阶层也要跟随英法脚步对外殖民。
多引入国家来加入殖民是好事,这样英法也不至于只盯着自己一个人看。具体情况还得进行讨论,但已经有普鲁士商人在刚果河口建设贸易站点了。
“殿下,原来您在这里。”,侍从急急忙忙的赶来。
“怎么了,有什么事?”
“来自柏林的急件”
阿卜杜拉打开,阿米尔在旁边看着。里面只有一句话:俾斯麦成为普鲁士王国首相兼外交大臣。
两人再次看向对方,然后回到沙阿的办公室。在敲门的时候,纳赛尔丁还吓了一大跳。等把地图放下来,稳了稳神才让他们进来。
“沙阿,请原谅我们的冒昧,实在是这个消息太重要了。”
“怎么,是法国派遣远征队去美国了还是俄国突然南下了?”
“都不是,普鲁士政府变动,原来的普鲁士驻俄大使俾斯麦当上了首相。”
虽然早有预料,但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纳赛尔丁还是有些感慨。历史还是缓缓向前,蝴蝶效应的情况还是有,俾斯麦可比历史上提前将近一年成为首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