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兹苏丹也得知了麦加的情况,他当然是愤怒了,因为自己的哈里发、两圣地监护人的身份不就失去了吗。他甚至想要打伊朗大使一顿,让他跪在奥斯曼的旗帜下谢罪。
但在大臣的劝说下,他还是忍下了。为啥,因为奥斯曼目前还真是没有能力和伊朗打。上次和伊朗战争后,奥斯曼的军队开始改组升级,但效果只能说很差。因为没钱,每年那么一笔预算到军队里就剩下三分之一了。而因为奥斯曼一直没有进行财政革新,收入增加有限。就算意愿再怎么强烈,也无济于事。
“难道,我们就要被伊朗欺负吗?”苏丹怒吼,所有大臣都不说话。
“苏丹,目前来看,只有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我们不太可能得到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支持,而且西部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也在动荡,不如先和伊朗谈判,注意力集中在塞尔维亚再说。”
此时的巴尔干,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争斗最为激烈。奥斯曼已经在巴尔干半岛统治了几个世纪,衰落和不稳定为各个地区的独立运动提供了机会。
奥斯曼对塞尔维亚的统治可谓是重重压迫。塞尔维亚人被征税,基督教信仰受到限制。这一时期,塞尔维亚文化和历史遭受了重大挫折,但塞尔维亚人保持了坚韧不拔的民族认同,保护和传承自己的语言、信仰和传统。因此在反抗奥斯曼时,和保加利亚一样激烈。
苏丹也没有办法,比起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伊朗的确是有些遥远。而且这些人在俄国的支持下,一个劲的反对奥斯曼,必须要彻底镇压下去才行。
而伊朗国内自然是一片欢腾,在沙阿的带领下,他们拿下了麦加和麦地那。这在宗教情感上更加依赖沙阿,宗教领袖们联合发表声明,宣布支持沙阿的一切决定。就连那些抵制土地赎买的长老,也在宗教情感下顺从。政策进行的非常顺利。
通过土地政策迸发出来巨大的生产力,如同之前在伊朗进行的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对于两河流域的治理伊朗也特别用心,开始规划水坝、水库、水渠三水设施,预计投入2000万里亚尔。
纳赛尔丁这些天在会见汉志各种名流,宗教领袖、麦加商团、当地有名的学者等,他们大多是逊尼派,在很短的时间内转向什叶派。并且开始歌颂阿里和他的后代,其中包括纳赛尔丁。
“沙阿,我们准备在吉达和延布各设立一个工业区,免税五年,预计可以吸引200万的资金流入。”
萨迪格成为纳赛尔丁的助手,开始协助沙阿处理汉志地区的事情。在当地生活了将近一年,他对汉志的基本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嗯,目前看要想联通巴格达和麦加,还得经过大马士革才行。”
纳赛尔丁想到奥斯曼修建的汉志铁路,就是从大马士革为起点,麦地那为终点。但修建过程中遭到了当地部落的反对,但伊朗修建没有这个困难,阿拉伯人基本被他收复,不是被宗教就是被金钱。
“沙阿,目前大马士革还在奥斯曼手中,我们应该考虑从萨那到马斯喀特的铁路。但英国人在亚丁肯定会有反应。”
话虽如此,但从萨那到马斯喀特一路上也是崇山峻岭、沙漠众多。可能还得绕道,这一路下来,成本可就多了。
但如果建成,其中的好处也很多。比如双方的贸易往来时间可以缩短五分之四,军队也可以快速部署到汉志,这些都是铁路带来的好处。
“哪怕再困难,也要试试。港口还要扩建,天大的好日子还在等着他们。”
纳赛尔丁看着萨迪格,示意他过来答话。
“萨迪格,我记得你是第一批前往英国留学的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