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个月,李远一直呆在数字领域特效公司,每天和视效总监探讨《变形金刚》中的特效镜头,
把6千多个特效镜头,分成五等分,
技术最难的一档,需要研发新技术,这块硬骨头将由数字领域特效公司来啃,借着《变形金刚》的名头,一次性从工业光魔挖了十几个大神。
第二档使用当前顶尖技术制作,还是由数字领域特效公司单独完成。
第三档,能够影响观影效果的特效,由数字领域成立一个小组,派特效师前往李远控股的韩国特效公司和天工艺彩协助完成。
第四档、第五档的特效属于整个项目的边角料,一部分交给李远旗下的自家特效公司,另外一部分外包给韩国和华夏的特效公司。
外包,在特效行业很常见,如果不外包,仅仅靠几家公司的实力,做完这个项目至少需要三四年。
这是李远不能忍受的地方!
2004年拍摄一部电影,最快都要等到2007年,中途再出点意外,上映时间又要往后拖。
不如堆积特效师,让更多人参与到后期制作,早点搞定特效镜头,尽快上映《变形金刚》。
数字领域的经理第一次接触大面积外包,
稍微有点懵逼!
李远是好莱坞第一个正大光明搞外包的导演,
其他导演恨不得让工业光魔单独做,也很反感外包。
工业光魔有时候为了工期,会瞒着甲方偷偷外包特效,抽一笔中介费。
数字领域也没少从工业光魔接外包。
在特效圈,大家都形成了默契,不会把外包的事捅出去。
毕竟,甲方爸爸听到会不高兴。
公司经理面对如此之多的发包方,反复揉着太阳穴:“老板,特效质量很难监管!还有工期问题……”
他害怕这群特效公司拖后腿,导致《变形金刚》的工期延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