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真是不会聊天!李自成颇为无奈,只得转化话题,说道:“都已经过去了,不说这个了!说说你这次出征大喇吧,不知战果如何?”
郝永忠闻言点头,把大喇之战的前后过程详细汇报了一遍,最后说道:“臣不知道陛下要来保靖,已经具文上报了都督院,要是知道陛下会来,就直接送到保靖来了。”
“报送都督院是对的,”李自成笑道:“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别让人误会你是目无上司,否则只怕不好做人。”
“陛下说得是,臣记下了。”郝永忠也怕被人说成是只知道拍皇帝马屁的小人,倒是很痛快地就接受了。
“青蒿酒的效果怎么样?”李自成又问。
上次他来辰州(今沅陵),虽然正值盛夏,但是大军进入峒区不久,还没到疟疾集中爆发的时候,所以实际效果如何他并不知情,如今又过了三个多月,应该会有结果了。
果然,郝永忠兴奋起来,大声说道:“陛下这方子太好用了!臣本来还担心爆发瘟疫,会影响战斗力,谁曾想并没有!全靠了陛下的青蒿酒!即使有人生病,也会很快治愈,没有传染流行开来。如今已是军中必备,被将士们誉为‘圣酒’。民间也有流传,但是他们不知道要领,效果不行。”
疟疾是由于蚊虫叮咬导致疟原虫传播而引发的,并不会通过人与人之间传染,但是李自成顾不上纠正郝永忠的错误,也顾不上为“圣酒”这个名称而沾沾自喜,直接不悦道:“这种事怎么没人告诉朕?”
郝永忠又挠起了脑袋:“臣以为辰州(今沅陵)惠民药局会上奏,又不是军情,所以就……”
刘苏想了想,问道:“郝将军,青蒿酒的疗效你没跟惠民药局说吧?”
“没说啊,怎么了?”郝永忠张口便来,但是随即反应过来,猛地一拍脑袋,叫道:“是了!这不怪他们!惠民药局一开始的确帮着军中泡了十缸,说是如果需要,他们再接着给泡。我却嫌运来运去的太麻烦,又正好一直都在以静制动,坐着也是坐着,便就让军医们自己泡了。惠民药局不知道效果,我又没再跟他们要,他们必是以为方子不灵,所以才没奏报。却是我马虎了!”
怪不得呢!李自成释然,笑道:“既然如此,你是不是应该跟人家打个招呼呀?”
“打招呼!打招呼!”郝永忠连连点头,“不能哑巴悄声地得了便宜卖乖。”
这人其实也蛮有一些可爱之处,李自成点了点头,对李化鳞说道:“这方子既然管用,各府县也都应该推广。太雷,你给太医院拟个旨意,让他们统筹安排。”
“是,臣遵旨。”
“伯仁,还有一件事,”李自成接着说道:“朕这次来保靖,沿途所见,田少山多,似乎仅靠分田种田,仍然难以安民,你们对此有什么举措吗?”
“回陛下,”刘苏说道:“上次您在辰州的时候就已对此事下过旨意。过去是‘汉不入峒,峒不出境’,即使是在汉区,百姓们受制于保甲制度,也不准自由流动,如今朝廷实行新政,农工商并举,打破了这些条条框框。臣等遵旨执行,已经收到了一些成效,汉地商贾颇有一些前来收购山货药材的,也有懂汉话的峒民前往汉区谋生,增加了部分峒民的收入来源,但是总体来说,粮食仍然是个大问题,诚如陛下所说,山多田少,总收成太少,不改换庄稼品种恐怕是不行了。”
玉米、地瓜和土豆?李自成眼睛一亮,急忙问道:“怎么改换?”
“这是欧阳是知的主意,”刘苏说道:“他说他游历江西的时候,见到山区有人种植一种叫做玉蜀粟的庄稼,产量是水稻的两倍还多,另外还有一种红薯,田间地头、犄角旮旯都可以种,产量高,皮实,号称‘谷雨种秧,一棵一堆’,都是打南洋传来的,好像先传到了福建,然后又传到江西,湖南却还没听说有种的。他建议引进这两种洋庄稼,臣同意了,已经派人前往江西请把式、买种子了,打算来年开春后试种,如果确实高产,便打算全面推广。”
李自成想说:还试什么试,百分之一万的高产!
可是他也知道推广一种完全陌生的农作物,缺乏技术,不了解习性,最好还是小步慢跑,不能急于求成,于是鼓励道:“洋庄稼应该是好的,不然谁吃饱了撑的,漂洋过海把它弄过来?你们大胆尝试吧,还有其他的新品种也可以大胆引进,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总有成功的一天。朕不着急,你们也不用着急,只要踏实地干就行。”
**********
“保靖事件”源于底层百姓朴素的复仇心理,但是大顺官府已经惩办了那些真正的恶霸,他们的仇其实已经报了,而且官府给他们分了田,废除了过去的人身依附关系,给了他们自由身,不论是政治生活还是经济生活都得到了极大改善,不论他们再有什么样的诉求,在大顺官府还算清廉公正,尤其是天然带有平民倾向的情况下,都不应该脱离《大顺律》的框架自行其是,这场人间悲剧除了扩大仇恨,制造动乱,割裂社会,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与之相比,直隶、山东一带的农民起义虽然也杀官,杀地主,抢劫府库钱粮,抄地主的家,却由于是反抗清朝的圈地令、剃发令、投充法和逃人法等等恶政,而天然地具有真正的正义性,其意义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清军入关以来,自从三河县农民于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顺永昌元年,1644)五月首先发动起义之后,各地起义便就此起彼伏,从未间断,两年来先后又爆发了昌平红山口农民起义、北京西郊农民起义、保定香炉寨钱子亮起义、乔家寨赵建英起义、山东满家洞宫文彩抗清、滕县王俊抗清、曹州榆园军抗清、青州赵应元起义、高密张舆起义、内黄王鼎铉起义、冠县裴守政、刘丝桐起义、河间农民起义、大名苏自兴起义、三河张氏女起义等等抗清起义,搅得北京以南地区烽火遍地,狼烟四起,各地驻防清军到处镇压,却始终不能恢复地方平靖,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赋税征收,就连漕运也时常受到威胁,更别说一个不小心战火就会烧到北京城下来,所以多尔衮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同样也有整顿治安,巩固根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