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刘希尧说道:“新任水师提督同知罗明受建言:湖北局势严峻,必有一场恶战,设若我军不胜,虏兵大进,水师失其根本,漂荡水上,恐怕难以周全,为防万一,现在就应当选取洞庭湖与洪湖、梁子湖的湖心岛,营建屋舍仓库、炮位哨卡,储备钱粮物资,分兵把守,做为陆上尽失之后的立足之地,如此方能……”
“行了,不必再说了!”李自成大感意外,这才明白拆分水师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不禁暗暗后怕,庆幸自己没做什么蠢事,忍不住打断了刘希尧,说道:“此议甚佳!你即将上任都督院参督使,此事正是该管,便就牵头把它做起来吧。需要各方配合之处,所请必无不允!恰好兵工二部的堂官和湖北省督都在沅江,朕这就把他们召来,再把水师的张礼、胡公绪、罗明受也都召来,把这件事敲定。事急从权。言官若有议论,朕替你挡着。你只管大胆去干便好!”
他原来想在田见秀出征以后,由自己亲领都督院,所以并没有任命都督院佐贰官的打算,提拔刘希尧也没有多少真意,成就成,不成也无所谓,要的只是把刘罗二人分开,但是如今情况变了,刘罗并没有阴谋,反倒是公忠体国,一心为了大顺着想,这件事就必须得假戏真唱了,否则太伤人心,他自己也过意不去。
所以他唤来秦喜,吩咐了赶快去召黎志升等人之后,又写了一道手谕,让秦喜亲自送给李化鳞,说道:“你对李掌馆说,让他照此手谕草旨,晋升刘希尧为都督院参督军务使,即刻草就,送达御前,朕要用玺之后马上送到长沙去。”
不是在生气吗?怎么却给升官了?秦喜暗暗纳闷,却也不敢多言,赶忙领旨,接过手谕匆匆而去。
刘希尧本来还怀疑皇帝给他升官有什么猫腻,见到这一幕却也怀疑不来了,反倒改为怀疑皇帝是在生刘芳亮的气,当下受了鼓舞,又说道:“陛下,臣也有个建议:水师这么大一坨,虽然岳州、荆州、洪湖、嘉鱼等地都有战船,但是主力全在沅江。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如果鞑子也学陛下火烧船官浦这一招,跑到沅江来放一把火,那咱们可受不了。不如趁着营建湖心岛的机会,把水师分为三坨,由张礼、胡公绪、罗明受各领一坨,名为洞庭水师、洪湖水师和梁子湖水师,打烂一坨还有一坨,不至于被一锅端。这样说虽然晦气,但是打仗之人不能怕晦气。光想着怎么胜,不想着怎么败,那是蠢才用兵,咱们不能学。您说呢陛下?”
前面说得都挺好,后面这个“蠢才用兵”的尾巴却纯属画蛇添足,李自成又气又笑,看向刘芳亮问道:“明远你说呢?”
刘芳亮答道:“阴天披蓑衣,入冬糊窗户。有备才能无患,这本来没什么可说的,但是大战就在眼前,正要集中使用兵力,现在分兵恐怕弊大于利,臣认为此策应当缓行。”
“话不能这么说,”见到刘芳亮反对,刘希尧把李自成搬了出来,说道:“陛下有句话,叫做分工不分家,真是至理名言!套用到水师身上,也可以说是分兵不分家。各湖水师只是分别划给船只器械、粮草兵丁,各自分地驻扎而已。水师还是那支水师,仍由张礼统一节制,并不影响集中使用兵力,但对各岛营建却有莫大的好处,个中道理你自然是懂的。”
三个和尚没水吃,自己营建自己的地盘,那积极性当然不是伙在一起能比的,但是刘芳亮却笑道:“我只管需要用兵的时候能不能捏成团,其他却不是我所该管,但是不得不说,你指望他们分开后各自用心,可别反倒促成了各自离心,到那时候就不是对营建有没有好处的问题了,只怕会影响战斗力,若是搞成了你打我看,却也不是耍子。”
物资有限,人员也有限,各自营建难免会有争有抢,会不会争过了头,影响彼此团结,也的确不是不应该考虑,刘希尧一时难以回答,看向李自成,挠头尬笑道:“所以说这件事还不曾筹划周详,奏禀得有点早了。”
“无妨,”李自成这时候早已忘了生气,闻言赶忙说道:“这件事好解决。事权统一于张礼,由提督衙门成立个基地建设处,负责对外沟通协调,对内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各基地只负责按计划营建即可,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争抢,又可以避免盲目无序,各自为政,对提高张礼的威望,从而凝聚团结力自然也有助益。”
现代人和古代人在遇到新事务需要解决时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现代人喜欢成立部门,责权分明,垂直管理,而古代人却倾向于指派大臣专理其事,横向管理,事罢即撤,所以六部制度虽然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成型,可是几百年来事务日趋繁杂,六部却一个也没增加,下辖二十四司不乏分立合并,其实也是换汤不换药,看上去好像机构很精简,实际上那些长期事务没有事罢的一天,任事官员也就没有撤差的一天,长期积累演变的结果就是本衙门的官做着和本衙门不相干的事,或者索性不做事,自然也就葫芦搅茄子,谈不上有什么效率了。
当然,喜欢成立部门也有其自身的弊端,但是总体而言,因事设衙要比因事设官好得多,李自成重建大顺政权,已经设立了很多新衙门,六部虽然没动,却也增设了很多原来没有的司,打破了那种强迫症一般的每部四司的格局,群臣虽然由于思维定势,遇事仍然很少想到设立部门,但对李自成的这种操作却已经习惯,所以刘希尧和刘芳亮并不觉得成立基建处有什么奇怪,当下一齐拱手称颂,都认为这样确实一举多得,有效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问题。
既然都没有异议,李自成也就拍板定案,说道:“原则就按这个原则,一会儿诸臣来了,再议议大框,主要是把责权分清楚就行,具体细目来不及议了,先动起来,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