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明朝在两广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碎不同,大西军在云南收拾局面,已经把这块既有沙定洲叛军,又有杨畏知明军;既有末代黔国公沐天波的藩军,又有众多土司土军的稀碎土地整合得差不多了。

  自从四月二十四日进入昆明以后,孙可望以擅升帅旗之罪杖责李定国,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盟主”地位,然后他调兵遣将,开始了平定云南各地。

  首先在滇南方向,五月十九日,李定国率兵抵达沙定洲重点防御的临安府(府治今建水),临安守军龟缩城中,不敢出战,李定国也不攻打,下令挖掘坑道,历时三天,二十二日终于挖到了城墙之下,于是填塞火药,点燃引信,“放迸法”一击奏效,临安东南角的一大片城墙在一片烟尘之中飞上了天,大西军从豁口处蜂拥而入,迅速占领了全城。

  占据临安府城,叛军势力被压缩到了阿迷州(州治今开远)和蒙自一带,虽然这里是沙定洲的老巢,属于核心区域,经营日久,但其实叛军已经是强弩之末了,虽是老巢,也不难攻取,李定国筹集粮草物资,打探道路险夷,积极准备下一步作战,不料明朝原来的昆阳知州冷阳春和晋宁举人段伯美突然发动叛乱,切断了临安与昆明的联系,李定国唯恐后方有失,只得放弃攻打阿迷,“星夜回兵”,又于六月二十三日平定了两州叛乱,沙定洲这才得以苟延残喘。

  其次在滇西北地区,刘文秀统兵由昆明北上,经富民收取了武定、和曲、禄劝等地,然后迅速挥兵向西,先后占领了鹤庆、丽江、剑川等战略要地,把滇西北地区纳入了囊中,与昆明一东一西对沐天波和杨畏知盘踞的大理、永昌(今保山)、楚雄地区形成了夹击之势。

  这时已是八月,外围战打完了,接下来就该主角登场了,孙可望命令艾能奇留守昆明,自己亲自领兵,西征楚雄的杨畏知。

  杨畏知,字介甫,陕西宝鸡人,崇祯三年(1630)以陕西乡试第一高中举人,会逢高迎祥自称“闯王”,率领饥民起义,攻打宝鸡,杨畏知乃组织乡勇抵抗,勇猛识略,为知府所赞,遂成名,后来又随陕西巡抚孙传庭多次与李自成交战,颇有战功,崇祯十三年(1640)以保举特用,历官云南副使、分巡金沧道,弘光元年(1645)自大理率兵讨平吾必奎叛乱,因而移镇楚雄,又据守孤城对抗沙定洲一年有余,叛军攻势最猛的时候,分兵七十二营,重重围困,日夜用大炮猛轰,都没能拿下楚雄,孙可望有什么高招就一定会拿下楚雄?

  答曰:野战制胜!

  人类的知识多从经验中来,但是经验也会束缚人类的头脑,杨畏知就是囿于成见,仍以崇祯十三年以前的老眼光来看待大西军,以为孙可望等人还是原来的流贼,根本就没有能力与官军正面对抗,所以听说流贼竟然敢来攻打楚雄,不由得勃然大怒,想都没想便就率兵出城,反而杀向昆明而来,看那个架势就是不仅要把孙可望击败,而且还要乘势收复昆明的意思,把“知己知彼”的金科玉律完全抛到了脑后,还舍弃了擅长的守城战,改取大西军更擅长的野战,他不败谁败?

  所以理所当然的,明军大败于禄丰县城东面的狮子口,杨畏知投水不死,被大西军活捉,孙可望情知杨畏知坚决抵抗沙定洲叛乱,在明朝官员中的威望很高,于是亲自前来见他,想要进行劝降,杨畏知却只是踞坐而骂,连个起码的礼仪都不讲。

  孙可望并不生气,反而恭敬施礼,表明大西军入滇其实是为了讨逆扶明,愿与杨畏知“共事”,杨畏知自然不信,孙可望乃折箭起誓,杨畏知这才相信,提出了三个条件:“一不得仍用伪西年号,二不得杀人,三不得焚庐舍、淫妇女。”如果孙可望同意,他就投降;不同意,情愿一死。

  孙可望哑然失笑,暗道杨畏知真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不知道。

  这三个条件中的第二条和第三条,大西军早就在这样做了,至于第一条,貌似最难同意,但其实孙李刘艾四位大西军的话事人连张献忠的皇后、他们的干娘都给杀了,早就已经背叛了所谓的“伪西”,什么年号国号的还重要吗?反倒趁着这个机会跟张献忠做好切割才更有利,让一切归零,重新成为白纸一张,这样才好写字作画嘛!

  所以孙可望立即就接受了杨畏知的条件,提出暂时以干支纪年,待到与明廷取得联系,再改奉明朝正朔,杨畏知以为这是等待朝廷封赏的意思,虽然不见兔子不撒鹰,未免小家子气,却也知道第一步只能走到这里了,全没料到孙可望其实另有野心,于是达成协议,投降了孙可望,随即致书永昌,说明孙可望的善意,建议沐天波也与孙可望和解,“共扶明后,恢复江山”。

  沐天波信任杨畏知,却不信任孙可望,担心杨畏知身陷敌营,不得不写了这么封信,于是派遣儿子沐忠显入孙可望营打探虚实,孙可望知道沐氏自从明初以来世镇云南,佩征南将军印,在军卫、土司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块金字招牌,抓到手里对平定云南十分有利,所以对沐忠显礼遇甚厚,沐忠显大喜,返回永昌向父亲报告,谁料孙可望却又命令刘文秀偷偷派兵跟着沐忠显,突然发动袭击夺下了澜沧桥,随即进入永昌,控制住了沐天波,这下沐天波没得选择,想合作也得合作,不想合作也得合作了。

  于是,孙可望利用这块金字招牌,让沐天波行文招抚各地土司,沐氏的威望也的确不是盖的,行文所到之处,“各土司次第来归”,从八月份孙可望发兵算起,“去方三月,而迤西尽平”,截止到目前,也就是永历元年(顺治四年,永昌四年,1647)的十月份为止,云南全省基本平定,只剩了阿迷州和蒙自地区仍在沙定洲叛军的控制之下,另外还有四川南部紧挨着云南的东川府(府治今会泽)土司禄万亿、禄万兆心存观望,不肯按额纳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