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正和一名礼部官员一同进宫向李世民汇报情况,路上,那名官员有些惶恐。

  因为在他的眼里,如果能避免一场大战,就是胜利,可如今蜀王的回答却将事情引向了战争,他可担不起责任。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向李恪询问道:“蜀王殿下,咱们这么做,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是真的很担心,万一皇帝怪罪下来,李恪肯定是没事,但他这个无名小卒事情就大了。

  李恪看了这个官员一眼,瞬间明白他的想法,随后安抚道:“你放心好了,陛下说了让我全权负责,就算有什么责任也是本王扛了,你有什么怕的。”

  “可这……”这官员还是很不放心。

  李恪见他这个胆小的样子,也明白这关乎着对方的仕途,他再怎么谨慎都不为过。

  于是他说道:“你回礼部办差去吧,本王自己进宫见陛下就行。”

  听到李恪这话,这官员如同拨浪鼓般摇了摇头,拒绝道:“不可不可,这不符合规矩……”

  见状,李恪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道又是一个老顽固。

  二人一路闲聊,很快就到了皇宫之中。

  “父皇,儿臣奉命会见突厥使臣,如今事毕,特来交旨!”李恪朝着李世民拜道。

  李世民玩味的看着李恪,他不怀好意地笑着问道:“怎么样,和你的老对手见面,感觉如何?”

  李恪见到李世民一脸的幸灾乐祸,又看了看大殿中的李靖、李绩、柴绍等一众武将,他就知道,李世民恐怕早已经猜到自己谈得怎么样了,要不然他应该只召见房玄龄和杜如晦等文臣才对。

  或者说,李世民也是这个态度,你突厥脸大,你让我拒绝契丹就拒绝?我不仅不拒绝,我还要剿灭你庇护着的梁师都!

  李恪叹了一口气说道:“父皇,儿臣的对手已经死了,那突厥使臣叫做巴力失马思。”

  李恪说得也确实是实话,第一,他的敌人和对手是长孙无忌,如今已经死了,至于罗开?在他眼里,对方已经死在了他离开草原的那一天。

  李世民听着李恪的话倒是觉得新鲜,不过稍稍一想也就明白了李恪的意思。死去的是罗开,现在活着的是巴力失马思。虽然是同一个人,但内心已经变了。

  于是他接着问道:“所以你小子就故意惹怒对方,挑起大唐和突厥的争端?不怕承担责任?”

  “父皇,您老人家就别闹了,您早就料到我会怎么回答了。”李恪又叹了一口气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