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军袭安庆,城厚炮利,数万清妖合攻数日,未果,妖清贼将海兰察分兵入池州,未果,为武扬侯率军而阻,敌军升入,恐为楚军断后,遂才回转,重攻安庆---”

  楚纪,中原战安庆实录。

  安庆城头之上,一片烟雾笼罩,安庆城下方则是一群好似永远都不会消散,甚至是减少的攻城队伍,这支队伍的身后则是不断朝城墙砸来的炮弹,甚至如果仔细看,还会发现,清军的火炮,首次在火力密集度上超越了楚军。

  要知道对于以火器起家的楚军来说,哪怕是镇江之战时候,虽然兵力悬殊,但是在火力上,实际上一直都是保持压倒性优势的,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几个小高地就让兆惠的军队,寸步难行的根本原因。

  但现在这个优势随着清军前线上百门大炮,一下子全没了,火力优势的天平,重新掌握在了大清的手中。

  只不过火炮这玩意,尤其是这个时期的火炮,实际火力也就那样,哪怕清军更换了大量的实心弹,意图砸城,但大多数时候,除了留下好似僵尸的一样的印记,并没有带来特别的威慑。

  而清军对火炮的应用,多数还处在皇太极,乃至康熙时期,只是把火炮当作攻城的辅助,用的还是老一套的重甲步兵,踩着固定好的云梯,一遍遍的向上攀爬,所谓口衔短刀,身着全身甲棉甲,刀法犀利,就是这群人给楚军的第一感受。

  只不过对于这些人,楚军选择的是:

  “砰砰砰!!”

  向下的排枪的射出,当场倒下了一排刚刚爬到中间的重甲步兵。

  弓箭无法笔直向下,但是火枪可以,只要是弹丸能进去的地方,都具有轻而易举的进入,无非就是精准度罢了,但没关系,燧发枪时代本来就是以量取胜,一排不够就两排射击,再不行就三排,总有打到你的时候。

  弹丸穿透甲胄,打在血肉的感觉,一般人可受不了。

  如果说弹丸射出的声音是战场永不停歇的琴声,那么这些重甲步兵从城墙上坠落所发出的惨叫声,就是琴声之外的鼓点,你不知道这个鼓点什么时候出现,但你总能听到它,就像是此时,一阵密集的排枪击发而出,掀起了一面白烟环绕的烟墙,烟墙之下响起了几道凄厉的“啊”声,伴随而来的是大约数秒的延迟,然后正当有士兵朝下探头之时:

  “啊,我的腿断了,断了---”

  “疼,疼死了---”

  中间还伴随着各地方土话的惨叫,这种凄惨感,是以往攻城战都很难遇见的。

  安庆城下,血迹好似永远都不会消失一样,只要来到这里的人,都会献出自己生命的源泉。

  “冲,冲上去杀楚匪!!”

  “将军令,一颗楚匪人头即是十两银子,杀---”

  永远都是新颜色的攻城云梯下方,不断传来给上方重甲步兵鼓气的声音,只不过这些声音还没有多久,就随着一声声惨叫,暂时结束了,当场还砸死了前来的督战的八旗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