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涛的大海上,一轮大日映照在了刚刚驱散昼夜黑暗中的寒冷。
大洋上,颠簸十几日的东方号,因为在秘鲁重新刷漆的缘故,“东方”二字,看起来依旧如此的鲜艳。
只不过可能越往下越冷的缘故,船上绝大部分人,都很不适应,他们不明白,怎么在秘鲁还是四季如春,怎么越沿着海岸线往下走,越冷呢??
只不过这个道理,可能直到他们回到楚国才会明白,毕竟他们大部分人,只不过看了几张西班牙人绘制的海图,以及拿着指南针,就出发了。
对于什么地理,根本就不了解,还认为南美都是暖的。
事实上南美确实绝大多数是温暖的,但他们目前所在的巴塔哥尼亚台地绝不是如此。
这里是最靠近南极的地方,也正是因为如此,当地甚至还能在某些月份看到企鹅。
而西班牙人可能也不希望他们知道这么多,或者说干脆就是忘了,只是把一些航海资料给了之后,就拿钱买下了东方号上绝大多数的货物,最后就搞了一个假模假样的欢送仪式,送他们离开了。
而将视角放在这些东方号楚人身上时,就会发现一个好玩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几乎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站在背朝朝日的地方不动,等待着随船画师,为他们作画。
作画,这个时代的照相机,多数历史资料都是依靠画卷,笔画才留了下来。
当然,其实最重要的就是文字,在这次东方号的旅途中,光是有记载的地方就高达上百个,其中多数都是太平洋的岛屿,以及有关于利马城,以及秘鲁其他地方的事情。
可能是因为秘鲁本土西班牙人的阻拦,他们只看到了利马周边几个城市的情况,再然后便是在当地购买的大量书籍。
这些书籍主要是一些地理方面的小说和传记,至于正儿八经的地理书,对不起,不是没有,而是都在西班牙本土的图书馆和当地总督府内。
千万不要把西班牙人想的太傻,事实上这帮人很聪明,他们对于本地人也防的厉害,文化上的隔阂就是最明显的。
就是怕你在文化上吸收的足够多,培养了足够多的人才,进而向本土索要更多的权利。
而对楚国的防范,其实也没有那么多,他们才不会相信楚国会万里迢迢的跑来打南美的主意,最怕的反而是远东地区的殖民地。
毕竟他们距离楚国的距离可是太近了。
“画的真好,老闫你这个人就是这点好,我看你的画啊,有几分吴道子先生的遗风啊!!”
望着彩绘出来的众人背靠大日大洋的画作,卫原胜的脸上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而被他夸奖的则是一个叫闫通林的中年男人,算是世代画师,以给人画官画为生,至于何为官画,其实就是那些官员穿官服,挂在自家内堂祖宅,拿来夸耀,给祖宗长脸的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