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被点燃的木柴就会发出一阵阵高温的浓烟,并且将盖在上面的小屋完全笼罩在这样的浓烟之中。与此同时工人需要不停为小屋的缝隙上补上泥巴。因为高温,这些用来填补缝隙的泥巴很快就会因为干燥而脱落,这会让屋子里温度下降。
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他们必须不停的将干燥的泥巴弄下来,然后加水后重新弄上去。
这样一来,他们只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这些浓烟就能将这些刚刚砍伐下来的木板烘干,变成可以直接用来制造房屋的上好材料。
在实验了这样的方法的确好用之后,云天养便立刻让工人建造了足足十几间这样的屋子,日夜不停的进行着工作。
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大量的制造出木炭来。毕竟那个土窑原本就是用来制造木炭的,云天养只是将烧制木炭所诞生的副产品:一些高温的浓烟加以利用了起来而已。
虽然在实际的操作中,这种方法所产生的问题十分的多:
比如温度散布不均匀而导致有的木材已经烘干甚至是烘过头了而有些木材还没烘好。又或者是用这种方法弄出来的木材会带着浓烈的烟火味道十分的难闻,甚至是这些被浓烟熏过的木材黑的跟块碳一样等种种问题。
但是谁在乎呢,现在最重要的是弄出屋子来给大伙住下来,这些“小问题”便留到实践中慢慢改进吧。
等这些木板被烘干之后便可以立马进行下一步了,那就是将他们弄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不过这就简单多了。
毕竟所有人的房子都是一个样子的,所需要的木材也是当差不差,这种大规模的,并且完全统一的工程最好做了。
几个木匠先是制造了一个“样板间”,然后按照这个样板间的样式将所需要木料的大小,形状和数量统统分类并且规划好,这样一来,只要对应的木板到了,这些木匠们就完全可以开始搭积木了。
没错,就是搭积木。
在他们烘干木板的时候,云天养已经提前开始安排人将屋子的位置,道路的位置全部规划好了,开始已经将土地平整并且打造好了地基。等木板到了以后,这些木匠们完全可以立马开始动工。
依旧是将所有人分成了几组,第一组负责搭建框架,第二组负责沿着搭建好的框架开始上木板。接着就是负责安装门,屋顶和烟囱的第三组。
等木匠们完工之后就是泥瓦匠,他们会在屋子里砌好灶台和火坑,并且将这些东西连接到烟囱里,这样一栋房子就算是建造好了。
完完全全的流水化;标准化作业,将造房子这个复杂且艰巨的事情变的异常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