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了好一会,铁头怕再呆下去,一会要被自己老娘骂干活偷懒,这才离开孙来鹏家。
孙来鹏也走出门外,打算在门槛旁的石墩子上坐会儿。
才没坐多久,一阵平时稀少听见的铁铃铛声“当啷当啷”地传来,夹杂在鸟叫、蝉鸣之间,很是清脆。
他抬眼望去,百多米远处的路上,有人骑着辆单车朝他这边过来。
那人一身衣裤是绿的,挂在自行车侧的邮袋是绿的,就连整辆自行车也是通体刷着绿漆。
一眼望去,简直与村路边旺盛的树木融为一体。
待到接近他家了,那人冲他问:
“孙来鹏是你吧?快过来,有人邮了钱给你!”
听他这么一说,孙来鹏已经确定是咋回事了。
左等右等,可算来了。不用说,除了《岳山日报》,不会再有别的哪儿给他寄钱来了。
他还挺激动外加好奇,很想知道这年头在地方日报上发一篇文章,稿费会是按照怎样的一个标准来算?
下意识的,差点一个箭步就蹿出去了。
猛省到自己“还没”痊愈,于是才不得不收敛了脚步,小心翼翼地挪着小步子,跟个裹脚小媳妇一样走起来。
见他走路缓慢还带点跛,邮递员索性将车一直推了他门口,把二八大杠一停好,然后从邮袋中摸出了一张印有“中国人民邮政汇款通知”绿字的巴掌大单子。
果然,汇款人地址一栏,用钢笔填写的是“岳山日报社”。
金额一栏,则写着“玖元整”。
“不错啊小伙子,能在咱们市里的日报发表文章,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水平!”
邮递员拿脖子上的毛巾抹了下汗,语气还略带几分羡慕。
不用说,邮递员是看见“岳山日报社”几个字,知道这是一笔稿费。
“你等下我呵。”孙来鹏道了句谢,然后返转身,进屋里去倒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