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完战术方案后,杨晖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全队合练。
虽然训练成效尚未达到理想状态,但防守轮转的流畅度已较此前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微小的进步揭示着残酷现实:红魔距离重铸王朝尚有漫长征途。
训练场上,若昂·戈麦斯的动态持续吸引着教练组目光。
这位巴西中场展现的纵向突破能力令助教团队惊叹——单日训练中三次用油炸丸子过掉弗雷德的数据堪称惊艳。
然而其战术纪律性仍存隐忧:在周四的战术演练中,他三次擅自放弃肋部保护位置实施高位逼抢,导致防守链条出现7米真空区。
“他的创造力需要规范化的释放渠道。”罗兰·戈贝尔翻阅着数据报告提醒道,
“上赛季的巴西联赛中,他每90分钟的非战术指令跑动频率达到4.3次。”杨晖凝视着战术板沉吟,最终在戈麦斯的跑动热区图上画出红色标记区:“给他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但核心区域必须严格执行战术指令。”
后防线调整成为更紧迫的课题。
当战术会议投影仪亮起布伦特福德锋线三叉戟的交叉跑位图时,万-比萨卡的位置感缺陷被量化呈现:上轮对阵布莱顿,他26次防守站位中有9次偏离预设位置超过1.5米。
这促使杨晖做出激进决定——将1.93米的范德芬移至右中卫,利用其37.2km/h的回追速度构筑防空屏障。
“米基的逆足劣势会影响边路出球质量。”罗兰指着球员惯用脚数据提醒,“他左路传球成功率78%,而队内测试的右路传中成功率连一半都没有。”
杨晖的钢笔在战术手册上划出折线:“那就让迪奥戈·达洛特来承担肋部串联,他的传球足以支撑这个角色。”
至于原因,那就是布赖恩·姆贝乌莫的身高并不高,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弱点,达洛特一米八的身高去应对这位一米七一的前锋,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达洛特可以补到后腰位置来,这样当若昂·戈麦斯上前的时候,安德烈不用孤身奋战。
......
赛前48小时,卡灵顿基地更衣室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主教练杨晖在战术白板上布置出3-4-3阵型时,二十双眼睛同时聚焦于白板上面。
“迪奥戈。”当这个名字从杨晖口中吐出。
达洛特猛然抬头,战术板上闪烁的箭头揭示了他的双重角色:防守时落位三中卫体系,进攻时需前插与安德烈形成双后腰屏障;这意味着他的跑动距离大幅度上涨,并直面姆贝乌莫35.2km/h的边路冲击。
另一侧的万-比萨卡低头摩挲着护腿板,他清楚自己薄弱的位置感难以应对对手的反越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