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这还要考虑到农业技术水平提升,农药和化肥产量增加,农业人员素质提高等等因素,对农业亩产的影响,所以毫无疑问,就算现在东非不再扩大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也会因为其他因素而不断提高。
恩斯特说道:“从上个世纪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和市场需求,就一直维持在低位,而帝国的人口虽然有所增长,但是和当前粮食生产也维持着动态平衡。”
“所以,继续盲目扩大耕地规模,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大前提下,发展生态农业,优质农业才是未来东非农业的出路。”
之所以提到生态问题,这是因为东非很多地方,经过几十年的开发,确实已经出现了相关问题,尤其是在草原和荒漠交汇地带,因为植被破坏,从而引发荒漠面积的扩大。
毕竟,从整体上来说,东非是一个相对干旱的国家,在东非的东北方向有索马里沙漠,西南有纳米布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北方更是挨着撒哈拉沙漠,而这仅仅是沙漠,还要算上沙地,干旱草原等地方。
除此外,雨林边界的开发,也遇到了问题,大规模森林砍伐,从而造成刚果雨林等森林地带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而引发刚果河,赞比西河,尼罗河等河流含沙量增加等问题。
总而言之,东非很多地区的生态是比较脆弱的。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东非早已经不是多年前那个人口仅有百十万的殖民地,而是一个人口朝着两亿迈进的超级人口大国,目前,人口超过东非的国家也只有远东帝国和印度。
而如此庞大的人口,对生态的影响自然也会十分显著,尤其是对于生态相对脆弱的东非来说。
毕竟,连美国这种“天选之地”,在人口刚刚突破一亿的情况下,美国的生态也在极速瓦解,大规模沙尘暴和植被破坏问题日益凸显。
所以人口更多的东非,在这个问题上只会更加严重,而且这还涉及到东非过去几十年里的破坏式发展问题。
虽然说,东非的国土面积庞大,这也就意味着东非的人口密度,其实比欧洲和美国要小很多,但是,问题显然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东非人口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就东非本土而言,实际上绝大部分人口生活在中部的宜居带上,也就是东非所谓的季雨林地带,可以模糊的理解为草原和雨林过渡带,而这个区域的面积实际上也就四百万平方公里,也就是占到东非本土总面积的不到三分之一。
这其实也就和远东帝国的国土宜居面积相当,远东帝国的宜居国土面积差不多在四百到五百万平方公里之间。
当然,远东帝国的人口是东非的两倍还多,加上工业水平落后,这使得远东帝国的环境恶化程度远超过东非,光是一个燃料使用问题,就让远东帝国许多山林毁于一旦。
而东非居民在这些年东非能源政策上的推动下,好歹能使用煤炭,天然气,电力等清洁能源,相对于直接烧柴,煤炭确实也属于清洁能源的一种。
不过,在这个时代,东非的环境问题,显然不能和远东帝国或者印度做对比,毕竟发展层次不同,考虑的问题也不同,东非是工业国家,所以应该和欧美国家对照更有参考意义。
而欧美国家,美国的宜居国土大约在六百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要知道美国本土的面积才七百多万平方公里。
欧洲就更是老天爷赏饭吃了,就土地质量,地形地貌,水源等自然条件来说,现在的欧洲就是全世界最宜居的地方。
当然,宜居是一个没有统一标准的概念,就东非所谓宜居国土面积来说,其中掺杂的水分就比较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