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斯在脑中将他的言语翻译了数遍,确认自己没有听错之后,才疑惑道。

  “吾在河西,未见毁佛。”

  “吾闻唐公与随公相善,河西形势,唐公必定知悉,大师居此已久,何不早问唐公?”

  那宋和尚闻听此问倒也干脆,道。

  “不瞒将军,唐公早欲托我携小公子西行,只是老朽不知随公在河西形势如何,故未敢承此托付也。”

  莫里斯一路行来,已颇知北周国中形势。

  周主宇文邕于关中大肆毁佛,却不禁河西佛道,不禁百姓西迁,显是将河西充做了释放改制压力的蓄水池。

  他纵容杨坚在河西半割据式的发展,更像是一种刻意。

  毕竟,百姓若是迁居河西,人走了,土地财产却得留下,如此,朝廷反而会变得更为富强。

  至于河西果真割据?

  如今河西百姓寡少,尚不足二十万之数,至多能养兵马两万,漫说是拥据关中的宇文邕,便是莫里斯这个外人亦不会相信。

  不过,莫里斯在敦煌毕竟与杨坚相善,还与其子杨广相约了婚姻,多少也得为其说些好话。

  便听他道。

  “杨公有大志,善治民,而今河西安定,僧道咸集,大师欲往,可安心去也。”

  言罢,他看了看那宋和尚的神情,又道。

  “杨公已得突厥可汗山南叶护之封,明岁将领兵席卷西域,西域多沙门,欲治西域,必不能毁佛,大师毋忧矣。”

  宋和尚听到杨坚受突厥之封,目中霎时一亮,心中西行的决心又是坚定了几分。

  他欲要开口再言,却有一小厮闯入屋内,言说唐公欲请罗马使者相见。

  莫里斯便就辞了宋和尚,由那小厮引着,入了一处庭院。

  时已隆冬,庭院之中,雪积半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