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阿,这是目前的投资情况。”
哈塔米作为帮助沙阿管理资产的人向纳赛尔丁献上目前的财产情况,此时王族已经向外投资超过2000万里亚尔。而收益也是喜人的,在东方的投资每年能为沙阿获得超过200万的利润。
得益于商行在上海的开疆拓土,伊朗向天京政权出售了超过700万两银子,折合1750万里亚尔的武器。而纳赛尔丁就从中获得了超过400万里亚尔的收入。
此外,银行的收入也提供了100万里亚尔。当地的贸易也能有100万,这些钱是能直接提取出来用的,其他的都存在上海用于其他方向的投资。
“让东方的资金投入到波斯银行,在新大陆的投资都需要让他来进行。”
这些资金中不仅有王族的,还有伊朗本土贵族和阿拉伯部落的。他们大多不知道投资方向,所以就搭上了王族这个大车,委托王族代表他们投资,从中获得收益。
靠着利益和威望,纳赛尔丁扩大了自己的权威。贵族们也没了反抗的心思,只要王族能继续带领他们赚更多的钱,他们也就不反抗了。
而且不仅是对外投资,纳赛尔丁在伊朗国内也是资助许多项目。比如巴库的石油研究室、德黑兰大学扩建、留学生项目、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等。赚钱不仅是为了享受,也是为了让国家更快的发展。
“我们在新大陆最大的投资还有墨西哥铁路公司,在经历一次股份扩张后我们也有不小的份额。”
纳赛尔丁深感自己财力不足,他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些资金还是不够,要不,去印度再拿几个神庙去?
就在这时,佩泽什基安慌慌张张的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张纸。
“沙阿,印度发生了兵变。”
如果只是一次普通的兵变倒也没什么,但这次兵变是蔓延到整个印度西部。
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英国财政出现了3200万英镑的缺口。但唐宁街丝毫不慌,就让他们的明珠——印度来负担就行了。
东印度公司再次加征赋税,还强迫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而毁坏农田。这让大量的农民受不了了,特别是在西部地区,当地民众对英国统治感到反感,开始暴动。
印度人军队开始镇压,但这些士兵也受不住英国人的欺压,更过分的是,为了压缩成本,他们的薪水也减半。
都活不下去了,还听英国人的干嘛。以拉合尔为中心,印度起义遍地开花。
起义也在距德里40英里的密拉特爆发。土兵们枪杀英国军官,冲进监狱,释放囚犯,纵火烧毁官府。第二天起义军占领了德里,宣布拥戴莫卧儿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于是号召力大增。各地土兵和民众纷纷响应,起义的熊熊烈火迅速燃遍几乎整个北印度和中印度。
“这对我们的边境有没有影响?”
“目前来看,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