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古称端州,是四大名砚之一端砚的产地,宋徽宗赵佶登基以前曾为端王,故而视之为自己的龙兴之地,取“开始带来吉庆”之意,于政和八年(1118)将其改为今名,因为坐落于西江下游的中间位置,“据广州之上游,当贺(州)梧(州)之津要”,所以又被誉为“两粤之腰膂”,自从嘉靖四十三年(1564)以来,一直都是两广总督衙门的所在地。

  时间已近正午,两广总督丁魁楚终于结束了会客。

  来客是原任广西巡抚瞿式耜,因为平定靖江王朱亨嘉僭立有功而被隆武帝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他却由于隆武帝是疏藩继统,拒不入朝,留在肇庆做起了寓公。

  自从得知隆武帝驾崩以后,瞿式耜就一直想让丁魁楚这位两广第一实权人物带头拥立桂王朱由榔,然后再发兵讨伐在江华僭立的华阳王朱至潓,但是任凭他把嘴皮子都要磨破了,丁魁楚却就是不表态,逼得他没办法,只好天天都来总督衙门泡蘑菇,搞得丁魁楚不胜其烦。

  代父亲送走瞿式耜之后,丁魁楚的长子丁启孟重新回到花厅,对丁魁楚说道:“大人(对父母长辈的尊称),苏文聘已经回来等候多时了。”

  苏文聘是丁魁楚的心腹,现任督标中军旗鼓,日前被派往广州打探消息,今天回来必定是有了所得。

  “快让他进来!”丁魁楚急不可耐——不表态不代表反对,不代表他不想当首辅大臣。

  在拥立新君这件事上,他之所以态度暧昧不明,是因为他吃不准隆武帝究竟有没有真的驾崩。

  朱至潓的说辞自然是不可信,以他家贪权窃柄的那份祖传德性,为了自立,什么瞎话编不出来?

  瞿式耜的可信度也不高,因为他和桂王家里走得很近,评价也很高,向来主张拥立桂王一系,谁敢保证他不是捕风捉影,浑水摸鱼?

  所以这件事不能不谨慎,如果隆武帝仍然健在,丁魁楚却带头另立了新君,那他的荣华富贵不就全都完了?

  所以他派了苏文聘去广州,但愿带回来的是好消息!

  苏文聘走进花厅,向上施礼道:“禀制台(总督别称),标下奉命前往广州,见到了阁部何吾驺和苏观生,俱有书信在此,请制台钧览。”

  说着,他从袖子里抽出两封书信,丁启孟上前接了,转呈给父亲,丁魁楚看了看封皮,把苏观生的放到一边,拆开何吾驺的读罢,不由得心中大喜——还真是好消息!

  何吾驺是香山(今中山)小榄人,字龙友,号象冈,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是隆武朝的吏兵二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在信中,他详细叙述了隆武帝遇害的全过程,其实是为自己弃驾而逃开脱,所谓“素有足疾”云云,在丁魁楚看来不过是个借口——能躲过清军,逃回广州,还能跟不上御驾?——但是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隆武帝真的死了!

  “公辟(丁启孟字),”丁魁楚忍住心里的兴奋,不动声色道:“你带君征(苏文聘字)下去用饭,重重奖赏。”

  “是。”

  “多谢制台!”

  二人答应一声,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