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桓是陕北榆林人,本为土匪出身,后来参加义军,绰号“一斗粟”,不久又投靠了明将左良玉,累功升为总兵,在他还不是“一斗粟”的时候,陈大生就跟着他,所以最得他的信任,常被派去办些不足与外人道的秘密差事,听到陈大生这样说,金声桓自知失言了,赶忙摆手笑道:“我戏言耳,生贤不必挂怀。今天这事就这么定了,我这就传令九江,调建武侯回来,集合全军之力,一鼓而下赣州,给长沙长长见识!”

  正所谓良言难救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金声桓不知道这个决策该有多么糊涂,胡澹却看得分明,心知此去必败,赶忙面见王得仁,问道:“君侯奉命南下,九江门户之地,将如之何?”

  王得仁笑道:“先生不来见我,我也正要找先生。诚如先生所言,九江重地,不容有失。我已命令吴高留守,先生足智多谋,可以留下来助他一臂之力,不知先生愿否?”

  吴高也是顺军旧部,与王得仁同为王体忠部下,一起杀了白旺投清,王体忠被杀之后,又与王得仁一起归附了金声桓,两人向来交好,留下吴高镇守九江,又让胡澹辅助,一文一武,相得益彰,王得仁也算非常重视了,胡澹闻言,心知说别的没用,只好同意留下来辅佐吴高,忧心忡忡地退了出去。

  同样忧心忡忡的还有孔有德。

  罗绣锦已经派人把金声桓反叛的消息告诉了他,在公文里反复强调武昌的重要性,虽然没直言,但是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让他赶快退兵,这让他很费踟躇。

  为了稳妥起见,当然是退兵比较好,但他觉得这样过于谨慎了,不就是担心金声桓逆长江而上,攻打武昌吗?可是武昌和九江之间还有一个黄州,闯贼来来回回打了能有一万八千遍,也没撼动黄州半根寒毛,金声桓真比闯贼还能打,轻易就攻下黄州吗?攻不下黄州,又急急忙忙地退军干什么?难道主力全都撤回去,岳州就不管了吗?何况还有一个荆州,之前就遭到过李过围攻,真要撤回武昌,那不更加鞭长莫及了吗?

  “徐勇和金声桓都是左良玉旧部。”他念叨着,站起身转开了圈子,脑子同时也在飞转:袍泽之谊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徐勇的确很可能跟金声桓勾结到一起,但是把徐勇调开,换个人去守黄州不就行了吗?新任湖广提督柯永盛是陈汉军,总该值得信任吧?否则岂不连我也不值得信任了?

  他不知道柯永盛已经去了孝感,也不知道徐勇杀了金声桓的使者,把首级送到了武昌,其实完全值得信任,相反,如果罗绣锦给金声桓的信被外人看到了,反而会怀疑罗绣锦才是那个不可靠的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罗绣锦才会暗示孔有德退兵,并且派了人快马加鞭去调柯永盛回来,如果站在上帝视角,心思倒也不难看清——我如果有二心,会让他们回武昌吗?是嫌反叛的难度太小还是怎么着?

  但是孔有德没有上帝视角,罗绣锦把简单的事搞得这么复杂,就显得过于胆小怕事了,这让孔有德颇为鄙夷,所以也不知道转了多少圈之后,他终于下定决心,命人传来沈志祥和高第,说道:“刚刚得到消息,金声桓反了,恐怕会溯江而上攻打武昌,必须加强黄州防御……”

  沈志祥和高第在大冶差点被袁宗第吃掉,所部损失惨重,如今虽然经过补充,但是刚抓的壮丁只是充数而已,根本没法跟老兵相比,所以战斗力大打折扣,只能打打下手,难以充当主力,闻言以为要让他俩到黄州去,都觉得这是乱弹琴,互相对视一眼,刚要反对,孔有德已经伸手止住了他们,接着说道:“不是让你们去黄州,是让你们回岳州,把高中丞(湖广巡抚高士俊)替换出来,让他率抚标到黄州去,接管黄州防务。”

  这还差不多!虽然都是守城,但是黄州远,岳州近,如果遭到攻击,援军到来的时间不同,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沈志祥和高第松了一口气,但是沈志祥仍有疑虑,问道:“要把水师也带走吗?”

  清军的湖广水师不是经制兵,编制比较混乱,主要分为武昌、黄州和蕲州三部分,其中的主力是武昌水师,堪称命运多舛,先是被顺军特战营烧了个七七八八,刚刚恢复一些,又在三江口与黄州水师一起遭到重创,残部与蕲州水师会合,实力更加弱小,但是即便这样,有也总比没有强,所以沈志祥有些担心,做为曾经的东江镇(治所皮岛,即今朝鲜椵岛)将领,他很清楚水师的重要性。

  孔有德也是东江镇出身,东江总兵毛文龙被袁崇焕擅杀之后才投奔到登州(今蓬莱),包括后来“登莱之乱”叛逃后金,往来都是乘船,同样也明白水师的重要性,闻言说道:“水师留下来,交给蕲州参将华承恩管带,让高士俊走陆路,不用绕远走武昌,走蒲圻(今赤壁)、咸宁,直接够奔黄州去吧。”

  这个安排很好,沈志祥再无疑议,领命后与高第退了出来,整顿兵马准备出发,孔有德也随即开始调整部署,打算孤注一掷,来个大迂回,从平江插到金井去,然后横击福临铺、福寿桥,截断汨罗顺军的退路,配合主力来个一网打尽,迅速摆脱目前这种对峙状态,为应对金声桓可能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迂回任务交给了喀喀木和金砺,突破汨罗江防线的主攻方向则从罗城改到了新市坊,以耿仲明为主将,佟养和佐之,另外还给配属了马蛟麟和徐得功两员副将,孔有德所部伪装成主力,在罗城方向迷惑顺军,长乐街方向则由怀庆(今沁阳)总兵孔希贵负责佯攻,其余绿营兵马根据需要也都各有配属。

  一声令下,清军开始了秘密调动,准备进行一场恶战,可是等到进攻的时候他们才发现,顺军的抵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顽强,战斗的确很激烈,但是顺军没有死战不退的意思,新市坊、罗城、长乐街先后都取得了突破,顺军纷纷向南撤去,这下也分不清哪是主攻,哪是佯攻了,各部奋勇争先,尾随疾进——早知如此,还迂回什么迂回?正面都已经突破了,迂回部队在哪?